满分:50分时间:政史合场共100分钟形式: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小题,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框内,否则不得分)1.14~16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倡导人文精神的文化运动。产生这种思潮的运动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2.“他至死都认为他到了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这句话中的“他”是A.达·伽马B.哥伦布C.迪亚士D.麦哲伦3.有一部法律,它规定国王不经议会批准而擅自征税等行为为越权行为。这部法律是A.《人权宣言》B.1787年宪法C.《权利法案》D.《法典》4.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是开始的标志B.克伦威尔领导了这场革命C.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5.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1776年7月4日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6.同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A.摆脱殖民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推翻封建统治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7.法国三色旗中的“三色”分别代表自自、平等和博爱。该寓意出自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8.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9.“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0.“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11.下列表示罪恶的“三角贸易”的航程,顺序正确的是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非洲→欧洲→美洲→非洲C.美洲→欧洲→非洲→美洲D.欧洲→非洲→美洲→欧洲1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一名言出自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共产党宣言》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模糊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材料二:见右图:请回答:⑴.材料一中“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⑵.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通称为什么?(2分)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14、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材料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请回答:⑴.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1分)被处死的国王是谁?(1分)该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⑵.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