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4页。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功效,哺育西蜀大地,创造“天、地、人、水”和谐共存典范的水利灌溉工程是()A.龙首渠B.六辅渠C.大运河D.都江堰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手工业类型多样。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3.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4.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6.《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徽商有超前的经商理念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9.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A.改良蒸汽机B.珍妮纺纱机C.火车D.汽轮10.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大跃进”运动开展B.“一五”计划实施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1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B.“左”倾思想在发展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3.下表为《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