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培优作业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12H-1Ca-40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2.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5.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2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C.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种元素是金属元素D.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6.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B.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C.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7.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B.2mLC.3mLD.4mL8.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10.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错误的是A.异黄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BCDC.异黄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gD.异黄酮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10:211.今年4月,在部分省市发现某些厂商用工业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2O7),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价B.+4价C.+2价D.+1价12.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I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C,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13.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14.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B.b>a>cC.a>c>bD.b>c>a15.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B.100gC.200gD.280g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母亲水窑”是一项帮助西部地区摆脱缺水状况的集中供水工程。水窑的工程示意图如下图:(1)沉淀池汇集的天然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天然雨水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过程才能饮用。①小刚学过化学后提出,应在沉淀池和注水口之间再建一个水池,水池自上而下铺有石子、粗砂、细砂。该水池的主要作用为()A.沉淀B.过滤C.消毒②水窑的水长期放置会有异味,可以用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