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四十五)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业时间:月日1.李贽的思想在当时社会属于“另类”。萧公权认为李贽的思想中心是个人自由。下列主张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B.“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C.“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D.“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答案:C解析:A项体现的是李贽批评道学家是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与材料不符;B项体现的是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意为人应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完全适从他人主张,反映出李贽强调个人自由的思想,符合题意;D项是李贽否定程朱理学“理”能生气、一能生二的客观唯心主义论断,排除。2.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离经叛道B.追求真理C.反对理学D.强调民本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李贽思想。材料强调的是李贽的主张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反对盲从孔子的观点,这对长期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的传统儒学来说,体现了其离经叛道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跟追求真理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但不能就此说明他反对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讲的是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与民本观点无关,故D项错误。3.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李贽思想。反对尊崇孔子,与材料“学仲尼之精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可知,李贽主张批判地继承学习,独立思考,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李贽对孔孟之学的态度,与专制皇权无关,也未批判程朱理学,故C、D两项错误。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臣子是君主的奴仆;在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中,君臣关系应是平等,设立学校作为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学校是培养人才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故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C项正确。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排除A。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与“和谐”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而不是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排除D。5.黄宗羲的“新制”无疑是一种“革命”,但并不是资产阶级式的近代“革命”,而是始终没有超出古代或封建社会的范畴。黄宗羲的“新制”思想()A.完全突破了原有的儒学范畴B.催生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变革C.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要求D.是对宋明儒学新的反思与总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故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未超出儒家的思想范畴,未引起当时的社会政治变革,故B项错误;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是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与总结,故D项正确。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A.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力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C.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