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附加题(15分)三部分,试卷共8页,共四大题,30小题,附加题计入总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K:39Fe:56Co:59Cu:64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Cl﹣的结构示意图:2.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O2和16O2化学性质相同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C.在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D.18g16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化学反应为释放能量的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时都要破坏化学键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C.氯化铵受热变成气体,冷却后又成晶体,此过程中化学键没有发生变化D.碘晶体升华和冰熔化时都未涉及化学键的变化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0.04mol/(L•s)B.v(B)=0.06mol/(L•min)C.v(A)=0.15mol/(L•min)D.v(D)=0.01mol/(L•s)6.主族元素X、Y,已知X的质子数为a,X2+比Y2﹣核外少8个电子,若Y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b﹣a﹣4B.b﹣a﹣8C.b+a+8D.b﹣a﹣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往往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B.钢铁易生锈被腐蚀,而铝、银等金属不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铁的活泼性强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D.在实验室使用块状而非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是为了控制CO2生成的速率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D.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9.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10.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ABC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1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12.为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中国研制出了新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的丁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可以选用NaOH固体作固态电解质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电子从b极经导线流向a极D.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22.4L(标准状况)CO21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mol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molC也发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14.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充入2molN2和3molH2,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