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1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Cl:35.5Fe:56Cu:64Cr:5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C.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2CO3溶液D.光纤通信的光导纤维是由石英经特殊工艺制成的3.已知2A(g)B(g)+2C(g)为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A可以完全转化为B和CC.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D.2molA比2molC的总能量高4.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产量可衡量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在工业上用于生产聚乙烯塑料D.在农业中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5.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二氧化硫和乙烯使溴水褪色B.氯水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D.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6.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使红色布条褪色(HCl)B.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7.用蘸有浓氨水的棉棒对输氯管道检漏的原理为:3Cl2+8NH3N2+6NH4Cl。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被氧化B.NH3得到电子C.Cl2是氧化剂D.反应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数约为8×6.02×10238.反应3H2+N2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各组分含量之比一定等于3:1:29.在饱和的氯水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I-B.HCOC.SOD.Fe2+10.下列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焦炭制水煤气B.浓硫酸的稀释C.酸碱中和反应D.镁条溶于盐酸1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4+H2O3H2+CO,当有1molCH4参加该反应,则转移12mol电子B.电极A为正极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O2在B电极上被还原12.下列有关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CH3CH2)2CHCH33甲基戊烷D.异戊烷13.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8种D.9种14.下列有机物中与乙烯互为同系物的是A.CH3CH3B.CH3CH===CH2C.CH2=CH2CH===CH2D.CH3CH2C≡CH15.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甲烷和乙烷B.丙烯和环丙烷C.l2C与14CD.O2和O3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Fe3++Cu=2Fe2++Cu2+B.锌粒与稀硝酸反应:Zn+2H+=Zn2++H2↑C.氯气与水反应:H2O+Cl22H++Cl-+ClO-D.工业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17.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以NH4Cl为原料,可用装置①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B.装置②装满水后由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收集NO2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2→NO2B.SO2→H2SO4C.S→SO3D.SiO2→H2SiO319.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l-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20.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