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2016-2017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三世纪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功效。这反映出都江堰的修建A.改变了“蜀道难”的交通状况B.改善了蜀地的农业生产环境C.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主张D.表明郡县制优于分封制2.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自耕农群体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下列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A.井田制B.海禁政策C.初税亩D.均田制3.图1(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江南生态环境恶化B.南方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最终确立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图14.下面是中国古代冶炼燃料变化表,若要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燃料朝代开始使用普遍使用煤汉代①焦炭②明朝A.唐朝、南宋B.北宋、唐朝C.北宋、南宋末年D.唐朝、元朝5.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说的是古代中外贸易主要商路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6.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7.“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A.葡萄牙人B.西班牙人C.法国人D.荷兰人8.“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B.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D.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9.图2(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10.下列三幅图片(图3)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图2图3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A.2B.31C.73D.19312.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材料说明开平煤矿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13.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C.洋务企业的诱导D.外商企业的刺激14.右图照片(图4)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照片可以说明A.上海社会风貌已完全西化B.传统交通工具在中国已被取代C.上海处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之下D.西方工业革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