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文化大革命”综合练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正确决策。据此回答1—3题1.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2.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是()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中共八大最突出的贡献是()A.经济建设要稳步前进B.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十大关系C.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D.大力发展生产力1957年整风运动是党在政治领域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据此回答4-5题4.1957年整风运动与1942年整风运动相比,首先着眼于()A.反对官僚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主观主义D.反对党八股5.关于整风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整风运动是为了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开始于1957年C.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探索D.大批右派分子乘机发动了对党的进攻6.党发动反右派斗争的根本目的在于()A.分清大是大非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深入开展整风D.挫败资产阶级进攻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做7—9题:7.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公报提出:“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为第三个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和思想的某些条件。”此材料错误的思想根源是()A.对客观形势估计不准B.小资产阶级狂热病C.“左”倾盲动主义D.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8.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经济可能性的是()A.“大跃进”B.反右派斗争C.反“右倾”斗争D.“文化大革命”9.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际上是()A.搞好搞快经济建设B.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C.动机是良好的D.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用心爱心专心10.促成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政治运动是()A.反右派斗争B.农业合作化运动C.“反右倾”斗争D.“大跃进”运动11.关于七千人大会评述正确的是()A.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C.提出了新经济建设方针D.为“反右倾”运动中错误批判的人全部平反12.我国实现石油全部自给是在()A.1956年B.1962年C.1965年D.1966年13.十年建设时期,我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①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②生产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③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④研制成了结晶牛胰岛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有()①王进喜②焦裕禄③赵梦桃④雷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随着红卫兵运动在全国的掀起,全国陷入大动乱局面。据此回答15-18题15.“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①中共中央的“五一六通知”②《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③红卫兵运动在全国的发展④《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16.“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是()A.中共中央政治局B.中共中央委员会C.红卫兵司令部D.中央文革小组17.文革期间所谓“一月革命”的实质是()A.打击迫害老同志B.无产阶级革命C.武装夺权D.造反派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18.我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A.刘少奇B.彭德怀C.陈毅D.陶铸19.“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许多青年失去正规教育的机会B.造成人才的断层C.给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D.造成农村负担的加重20.“二月逆流”的实质是()A.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反对红卫兵运动C.反对“批林批孔”运动D.与“左”倾错误作斗争21.客观上宣告了“文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破产的事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