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一)知识整合民族解放运动:世界史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美国的建立、第二章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三章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第四章第四节亚洲的觉醒、世界史下册:第二章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章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四章第三节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五章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重点突破1、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比较。两次独立运动都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在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发生的,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力,斗争的形式都是武装斗争,都具有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斗争对象不同。美国反对的是英国殖民者,拉美各国反对的是西、葡、法等殖民者;具体的结果不同。美国获得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拉美各国虽然成立了共和国,但经济上保留了封建大地产制,政治上多数实行军事独裁,英美势力又趁机渗入。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北美的宗主国是英国,而英国的资本主义程度较高,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的同时,其资本主义经济也发展起来;而拉美的宗主国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是封建主义国家,政治上对拉美殖民地进行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实行封建大地产制,且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使拉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北美,只是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其次,由于两地区经济上的差异,导致了阶级关系的不同。北美产生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并担负起领导责任;而拉美担负领导的是土生白人。再次,经济上统一的市场没有形成,导致拉美独立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运动中心和不同中心领导人。以上三个原因中,经济差异是根本原因,导致了两地区独立运动的具体结果不同。2、亚洲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亚洲革命风暴的特点;领导者是封建阶级或农民阶级;指导思想多是宗教思想;斗争纲领和目标缺乏近代色彩,斗争矛头多指向外国侵略者;属于反殖反封的双重性质。总之,亚洲革命风暴属于旧式运动,不可能引导运动走向胜利,亚洲觉醒的特点在于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民族主义者的领导,如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同盟会;斗争的纲领和目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指导思想多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性质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上述两阶段民族解放运动不同特点的原因在于亚洲各阶段经济水平的不同:亚洲革命风暴时期即19世纪中期,亚洲各国的传统社会刚刚被打破,尚未产生近代化因素,决定了此时期的斗争总体上属于旧式运动。19世纪晚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正是这些新变化导致了亚洲觉醒的新特点。3、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1)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2)由理论到实践: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非考点)(3)由理想到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5)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如何认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曲折发展。最基本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原有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外大多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主义革命比任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才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的诞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