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陕西榆林一模)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项错误。答案:C2.(2018·四川雅安三模)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解析:由材料“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A项正确。答案:A3.(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下图《狗人》是马可·波罗的报告中对安达曼群岛居民的描绘,这些人的头、眼睛和牙齿长得“像狗的一样”。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绘画出现新类型B.马可·波罗用新文化对世界的解读C.相对隔绝的状态阻碍了人类的眼界D.外来人种发现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据材料“是马可·波罗的报告中对安达曼群岛居民的描绘,这些人的头、眼睛和牙齿长得‘像狗的一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前世界相对隔绝,人们眼界有限,C项正确。答案:C4.(2018·江西上饶三模)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时间1541—1550年1551—1560年1561—1570年1571—1580年1581—1590年1591—1600年含银量50%39%11%17%18%5%A.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析:法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是法币中含银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一方面是大量的美洲金银流入法国,另一方面则是法币中银含量的不断下降,这就表明大量的白银被用于工业生产,B项正确;欧洲的封建制度解体于19世纪,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商业中心转移的相关提及,D项错误。答案:B5.(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解析: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D项正确。答案:D6.(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11月联考)16世纪的价格革命并没有使所有价格同样上涨。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据此可知,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A.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得较多利益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C.采用租佃制的地主日益走向没落D.城乡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解析:由“16世纪的价格革命并没有使所有价格同样上涨。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可知,出租土地的农场主获得利益较多,A项正确。答案:A7.(2018·吉林高三10月阶段性统一考试)下表为明末清初某国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的航线表。据表可知()广州—澳门—印度—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由广州至澳门再至印度,途经马六甲、古里、果阿等地,是中国与东南洋、印度洋一直有往来的“西洋”航线;第二段则由果阿经好望角至欧洲广州—澳门—马尼拉—美洲—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从中国沿海港口直航菲律宾;第二段则横渡太平洋,通过墨西哥的阿卡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