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4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B.官营手工业C.民族工业D.家庭手工业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它确立于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5.“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6.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麦哲伦远航B.达伽马远航C.哥伦布远航D.迪亚士远航7.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8.“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阅读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曲线图,完成9—11题。9.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和最进步的近代经济形态分别为A.③④B.①②C.①④D.③⑤10.对②⑤所代表的两种经济形态解读正确的是A.②是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②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⑤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D.⑤在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发展绝境11.下面对图中反映的五种经济形态的最终归宿分析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对⑤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B.中日甲午战争宣告②最终破产C.④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加速了①的解体12.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计划旨在A.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B.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D.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13.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14.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D.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5.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