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思想、文化)专练1、观察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图中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是指: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3、“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A、屈原B、辛弃疾C、杜甫D、李白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人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①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刷的书籍③临摹的《洛神赋图》④王羲之的《兰亭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6、风俗画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绘画艺术的发展B、城市工商业的繁荣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D、市民阶层的广泛7、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人文化风貌的是:ABCD8、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9、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进步思想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10、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A、秦统一六国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佛教传入11、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2、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A、①②B、②③C、①D、①②③13、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①定《五经》,置《五经》博士②国家创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③佛教传播和道教兴起④科举制的实施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男:绿水清山带笑颜。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男:夫妻双双把家还。女:你耕田来我织布,男:我挑水来你浇园。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男:夫妻恩爱苦也甜。回答下列问题:(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2分)(2)自耕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2分)(3)歌词中描述了相对安定的一幅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情景对后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何不利影响?(2分)(4)自耕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4分)(5)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现代的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4分)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6分)(2)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你认为李贽思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16.(12分)在人类历史中,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仿照例句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各一句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修身:()齐家:()①大道之行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