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1)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范围:必修1。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大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C.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D.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必然性2.据史书记载: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朝开始设置“三公”官职B.皇帝集所有大权于一身C.丞相是皇帝主要的行政助手D.御史大夫掌政令决策权3.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4.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这说明雍正时期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分权制衡D.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5.古希腊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公元前436—公元前338)说:“虽然我们的祖国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其中一些人像僭主一样生活,而有些人则像外邦人一样活着。”这里的“有些人”包括A.本邦成年男性公民B.妇女和奴隶C.本邦的一切自由民D.未成年公民6.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C.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7.英国某首相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A.社会地位较低B.经济收入低C.受多方面监督D.受议会制约8.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9.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进行军事上的报复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10.“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B.列强维护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