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2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大气中PM2.5含量增高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B.倡导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减少雾霾C.就地焚烧大量农作物秸秆会加重雾霾D.为了减少雾霾的危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2.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酒和醋的酿造B.农家肥料的腐熟C.酒精灯的燃烧D.人在长跑时呼吸3.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4.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但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5.下列关于O和O2−的认识正确的是()A.氧离子比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稳定B.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同C.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6.某同学为了探究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BCD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同一种元素8.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严谨的是()A.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B.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D.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9.对一个问题要多方面深入分析,用这样的思想方法对下面的问题作出判断: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原子,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一定只含同种分子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该物质中可能含不同种分子D.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10.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做了“空瓶生烟”的化学小魔术。操作步骤如下:(1)将软塑料瓶中充满氨气,用胶塞塞紧;(2)用注射器取一定量的浓盐酸;(3)把注射器针头穿过胶塞,缓缓向瓶中注入浓盐酸,观察到空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NH4Cl为白色固体②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11.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在燃烧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酒精从喷口喷出时,分子体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D.该实验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1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13.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从图示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物质分类时甲物质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在基本反应类型中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由1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BC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