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WPS文字”》教学设计盐城市第三小学孙文斌教学内容: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设计思想:以《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为指导,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凸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在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发展为主题、创新为核心、实践为载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教材分析:《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模块中要求学生会综合运用标记与格式等功能编辑常见的应用文档,并通过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处理工具提高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第22课初识“WPS文字”》课时内容作为第一阶段基础模块中“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重要内容。后面“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必须以此为基础和前提,同时“信息加工与表1达”的学习目的也是为了学习“信息的发布与交流”,这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一模块学习的最终目的。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有序地安排了认识计算机、文字输入、画图、因特网等有关内容,为学生的后期学习作了铺垫,后期的制作电子小报更是“WPS文字”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再次提升。“WPS文字”理解、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技能,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关键,是信息技能的核心。同时“WPS文字”的掌握和运用,也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关键,更是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WPS文字”的使用是学生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始年级,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力普及,学生对电脑的使用并不陌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优势转化为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初识“WPS文字”》前已经系统地认识了计算机,学会了输入文字、画图等简单的操作。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认识“WPS文字”窗口的组成,掌握“WPS文字”的启动方法及“WPS文字”的保存方法。2、过程与方法:认识“WPS文字”中菜单、选项卡、编辑区、文档标签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3、情感与态度: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4、行为与行创新: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并能够对“WPS文字”进行个性化设置,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WPS文字”启动和退出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WPS文字”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方式。2、模仿学习、探究学习、游戏学习、问题解决等方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机房,安装好“WPS”。2、相关图片、课件、游戏。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3师:【出示图片】这是我校数学节上高年级同学制作的数学电子小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想。生:观察图片、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发言师:你们也想来制作吗?其实制作这些电子小报很简单,高年级同学就借助了一款名叫“WPS文字”的软件。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师:让我们先来听听它的介绍吧。(看视频)【设计意图】电子小报是我校数学节成果展示的一个窗口,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形式。通过精美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赞美、观察中发现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设计出来的?”为后面的问题做好引导。二、合作学习,实践探究。(一)、“WPS文字”的启动师:这就是“WPS文字”的图标,能在电脑中找到吗?师:你在哪里找到的?(都在桌面上找到的?还能从哪里找到?)你会打开吗?请你到老师电脑上操作一下。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