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VIP免费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_第1页
1/3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_第2页
2/3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_第3页
3/3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教学资源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教学过程一、唤起回忆1.看图片,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2.交流自己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二、在交流和倾听中了解谭千秋三、初读课文模仿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四、背景导入,初入情境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3.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五、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六、课题引领,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2.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七、朗读词语,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朗读词语,解释通过预习已经理解的词语。2.学习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八、分段,概括段意,并体会写作方法。1.自主分段,练习概括段意。2.结合课文,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九、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词语解释见教参57页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十、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2)第二段:环境烘托(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作业设计1.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的《习字册》。2.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摘抄文中的成语。3.记住课后2中词语的意思。4.完成《一课一练》中的第一到第三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