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朝阳小学“友善用脑365”教学模式教案用纸学科数学年级四教材版本北师大课题6.从结绳计数说起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进一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位值思想。过程与方法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数字发展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文化教育。教学重点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教学难点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课前准备算盘,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栏(冥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计数方式都是十进制计数法(也就是满十进一),你知道古代的人如何计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历史的角度一起来了解一下计数方法的发展史吧(板书课题: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过程教师复备栏二、新授1、远古时期的计数方法师:同学们看到老师板书了“从结绳计数说起”,其实结绳计数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方法啦!他可以算是计数方法的鼻祖啦!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刻痕计数。学生结合图自己读一读教师总结:古代劳动人民借助身边的工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计数。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按群计数”的资料让学生明晰数量很多时的计数方法。2、计数符号的产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两边这3个数学史料,然后引导学生去模仿着写一写,亲自体会数学思想。小结: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进位制,像上面的10进制、20进制等,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十进制,源于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的方式,成语“屈指可数”就是这样得来的。但是超过10的数,就在地上放1块石头或是1根树枝代表10个,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经验,就产生了10进制。“位置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采用十进制,很可能受中国的影响,公元10世纪才传到欧洲),我们应以这一伟大的发明而感到自豪!教学过程教师复备栏3、认识自然数接受式学习,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数,介绍印度—阿拉伯数字的由来,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时的计数;虽然0出现的较晚,但是也是自然数;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说0是几位数。4、关于自然数你知道哪些?说一说学生相互说一说,全班交流。三、课间活动(健脑操)四、巩固练习课本练一练第一题。通过算盘上表示数、填数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位顺序、十进位值制思想。课本练一练第二题。进一步形象的感受十进位值制。课本练一练第三题。通过计数器,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课本练一练第三题。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填数活动,进一步巩固自然数的数序。五、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有关计数方法史的学习,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六、作业设计写一篇关于计数发展史的数学日记。板书设计:从结绳计数说起古代常用的计数方法: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刻痕计数常用的计数符号: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字、中国算筹数码、印度-阿拉伯数字像这样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则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教学反思:主备老师高飞二次备课颍东区朝阳小学教案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