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专题评估检测2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十一)(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2.(探究题)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4.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说:“就辛亥革命而言,主要不是解决经济问题,是要解决政治上的专制制度,要求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这是近代革命的核心内容,也是辛亥革命的基本诉求。”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①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②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以儒家三纲等为代表的旧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传统权威被打倒③按照《临时约法》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④辛亥革命后社会精英阶层要求通过议会选举方式参政的意识增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2012·绍兴模拟)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6.201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生118周年纪念日,一个网友发帖子说:“一个农民的儿子,创造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迹。”下图反映的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是()A.发动秋收起义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D.进行“三大改造”7.(2012·杭州模拟)“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8.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A.新中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文化大革命”爆发9.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今天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②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0.(2012·厦门模拟)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D.南方视察期间的讲话11.“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