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题卷2017.10本试卷共2页,1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并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S:32Mg:24Al:27N:1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滴定管、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B.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C.液溴保存:用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液溴上加一层水,放在阴凉处D.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均可放在烘箱中烘干2.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NH4+D.向某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利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利用图2装置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利用图3装置制备C12D.利用图4装置收集SO2气体4.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用NaOH溶液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C.Na2O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5.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并有Ag+催化)可发生如下反应:2Mn2++5R2O8X—+8H2O==16H++10RO42—+2MnO4—根据上述反应,则R2O8X—中x的值是:()A.4B.3C.2D.16.1.92g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溶液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为()A.504mLB.336mLC.224mLD.168mL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C.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共18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3分)(2)证明AgNO3溶液加过量的实验方法是。(3分)(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2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2分)(4)从含碘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l4,还需要经过蒸馏,仔细观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写出其中两处错误的地方。(3分)(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聚集。(3分)9.(每空3分,共15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则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O、NO2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分)(2)上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