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五科联赛试题(含解析)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D.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答案】B【解析】对主族元素而言,其电子层数就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由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决定元素的位置,故选B。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C.钾的熔点比钠的熔点低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答案】B【解析】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为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则K失去电子能力强,所以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而与金属的密度、易汽化无关,故选B。3.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下列组合正确的是()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③B.④⑤C.①②③D.①④⑤【答案】C【解析】检验NH4+是通常是将其转化为氨气,所选试剂为蒸馏水、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选C。考点:NH4+的检验。4.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O、Al3+、Cl-B.Na+、HCO、Ca2+、NOC.K+、SO、Cl-、Cu2+D.Ba2+、Cl-、K+、SO【答案】A【解析】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Na+、NO、Al3+、Cl-均无色,且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HCO能够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u2+有颜色,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Ba2+与SO能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1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B.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C.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Na+的个数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的SO3中含有NA个SO3分子【答案】B【解析】A.1mo1Na2O2固体中含1mol阴离子和2mol阳离子,离子总数为3NA,故A错误;B.17gNH3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的电子数为10NA,故B正确;C.未注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Na+的个数,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的SO3中含有的分子数,故D错误;故选B。6.如图,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溶液,将滴管中溶液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A.a是Cl2,b是饱和NaCl溶液B.a是NO,b是H2OC.a是NH3,b是稀盐酸溶液D.a是CO2,b是H2O【答案】C【解析】A.Cl2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也不与其反应,锥形瓶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B.NO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故B不选;C.NH3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铵固体,气体被吸收进溶液中,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故C正确;D.CO2在H2O中的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理解装置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由信息可知,a中的气体极易被b中试剂吸收或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气压减小,则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形成压强差,则形成喷泉。7.有铜镁合金1.52g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答案】D【解析】A、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克沉淀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1.52=1.02克,氢氧根物质的量为1.02/17=0.06摩尔,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假设铜和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和ymol,则有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