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4酸碱中和滴定【考纲要求】1.初步了解滴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2.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3.学会分析或处理滴定反应的数据,并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重难点】滴定反应的原理应用【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回扣教材夯实基础】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2)准确判断。2.实验用品(1)仪器图A为滴定管、图B为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3)滴定管的使用试剂性质滴定管原因酸性、氧化性滴定管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性滴定管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的计算公式来计算。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学情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2)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3)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4)滴定管盛标准液时,其液面一定要调在0刻度()(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6)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一定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课堂互动---突破考点研析热点】一、酸碱中和滴定中仪器、指示剂的选择例1.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例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0红色5.0~8.0紫色>8.0蓝色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0粉红色>10.0红色二、酸碱中和滴定中操作与数据分析例3、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②取20.00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④重复以上操作。⑤配制250mL盐酸标准溶液。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使用________作指示剂。(2)滴定并记录V(NaOH)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滴定次数1234V(标准溶液)/mL20.0020.0020.0020.00V(NaOH)/mL(初读数)0.100.300.000.20V(NaOH)/mL(终读数)20.0820.3020.8020.22V(NaOH)/mL(消耗)19.9820.0020.8020.0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NaOH)=mL=20.02mL他的计算合理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例4、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例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四、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例6、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