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题型点拨四计算题及考前点拨一.本周教学内容:题型点拨四计算题及考前点拨二.知识点分析:物理计算题是通过物理定律、公式的运用与计算,对题目给的物理量进行数字运算,得到所需的正确答案。计算题的功能是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技巧。由于计算题能够全面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它的作用是其它题型不可替代的。计算题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题。它需用一个知识点的公式、定律,对能力要求较低。课本中每章节后的练习题大部分属于这类题目。一类是综合题。它是将知识的节与节、章与章相对独立的各部分综合起来,运用两个以上的公式、定律,或需要较高的能力才能解答的一类题目。这两类题目是有相互关联的,基本题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熟练运用物理规律。综合题是基本题的若干组合,它的作用是巩固和应用各部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例1]步行人的速度为5千米/时,骑车人的速度为15千米/时,若步行人出发30分钟后,骑车人出发,问经过多长时间骑车人追上步行人,这时距出发地多远?分析:画草图分析,如图所示,对于两个物体的运动除了掌握两个物体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外,还要抓住它们之间的一些量的联系。此题解法较多。可以分步求解,也可以利用图示列式。介绍一种简便解法,若选人为参照物(认为人是不动的),则车相对于人的速度v=v车-v人=15千米/时-5千米/时=10千米/时,车所经过的路程为人车开始时的距离。解答:人在开始30分钟走过的路程s=v人t1=5千米/时×0.5时=2.5千米选人为参照物,车追上人经过的路程也为s,所需时间t2为这时车距出发点距离s’s’=v车t2=15千米/时×0.25时=3.75千米[例2]质量为0.2千克的瓶子装满水时质量为0.7千克,装满某种盐水时质量为0.8千克,求这种盐水的密度?分析:这是一道密度的基本题。题目中盐水的质量、水的质量、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且都等于瓶子的体积)都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求盐水的密度,需知盐水的质量和盐水的体积。解答:m水=0.7千克-0.2千克=0.5千克m盐水=0.8千克-0.2千克=0.6千克[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每个电阻均为10欧,求:(1)S1、S2闭合前电流表的示数;(2)S1、S2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分析:S1、S2闭合前后电阻的连接方式不同,画出闭合前后的等效电路是关键。解答:(1)S1、S2闭合前等效电路如图所示,三个电阻串联,电流表示数为(2)S1、S2闭合后等效电路如图所示,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其中一条支路的电流,示数为[例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2伏保持不变,电阻R1=10欧,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4伏,电阻R1与R2消耗功率之比为P1∶P2=2∶1,求(1)电阻R2两端电压U2=?(2)如果电压表量程为0~6伏,为使电压表能安全使用,滑动变阻器所用阻值的最小值为多少?分析:第(1)问利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阻值成正比求解。第(2)问中,电压表安全使用即R1两端电压不能超过表的最大量程6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在U、R1、R2不变的情况下,R3取最小阻值。分析题目时,应明确题中的物理量在什么条件下取极值,或出现极值时有什么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或特征去寻找极值。解答:(1)R1、R2串联,由于P=UI=I2R,解得U2=2伏,R2=5欧(2)电压表能安全使用,最大值为6伏,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由欧姆定律,此时全电路电阻取最小值。因为R=R1+R2+R3,且R1、R2为定值,所以R3最小值为R3=R-R1-R2=5欧。[例5]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把重1.32×104牛的货物在1分钟内提高10米。已知电动机的电压为220伏。问:(1)若不计额外功,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电动机功率、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分别为多大?(2)若整个装置的效率为50%,起重一次货物耗电多少度?分析:这是一道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题。力学用到简单机械的知识,电学用到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由于“不计额外功”,因此,电动机所做的功等于重物重力所做的功。解答:(1)从图示可知,重物由四根绳子承担,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牛由题意:不计额外功,且任何机械不能省功,W电=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