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请辨别如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A.B.C.D.2.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3.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秘色瓷。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A.商周时期墓葬B.秦汉时期墓葬C.南北朝时期墓葬D.唐五代时期墓葬4.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5.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C.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D.不抑工商政策的实施6.《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7.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A.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B.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C.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D.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8.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0.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A.英西战争B.英法战争C.英荷战争D.普法战争1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12.如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13.如表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的“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年份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871年63.9%36.1%4.8%1890年57.5%42.5%﹣﹣1900年45.6%54.4%﹣﹣1910年40%60%21.3%①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②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③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下列资料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类型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C.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D.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15.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