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一.选择题()1.(2012广州市)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2.(2012年烟台市)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3.(2012绍兴)2012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D.一氧化碳()4.(2012苏州)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5.(2012兰州市)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二.填空与实验6.(2010鞍山)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三.解答题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7.人在呼吸时主要消耗空气中的______;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______作为养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要吸收空气中的___并向空气中放出;制造霓虹灯所用的气体绝大多数来自空气中的。8.现有下列物质:①净化后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澄清石灰水;④液态氧;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蒸馏水;⑧氧化镁;⑨糖水;⑩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9.为了监测我校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质量状况,小欣同学想收集一瓶实验室中的空气进行研究,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收集气体的方法:。10.请按要求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五种气体中,选择相应物质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_;(2)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是_________。四.提高题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2)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