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课时提能演练9.1美苏争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易错题)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2.(2012·厦门模拟)“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斯大林有歧见,罗斯福总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国际事务的谅解与苏联打交道,而未见世面的杜鲁门则往往鲁莽地采取好战和不合外交常规的办法。”下列属于杜鲁门“好战”行为的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发动越南战争C.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D.发动伊拉克战争3.(2012·惠州模拟)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不包括()A.稳定西欧经济B.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C.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D.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4.若为右图所示历史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的是()A.反目成仇,势同水火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5.(2012·泉州模拟)阅读下边漫画,“二战”后初期,苏联“运动员”斯大林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球框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为了恢复苏联经济,斯大林积极争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事实B.苏联利用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后,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漫画部分反映了历史事实C.苏联致力于控制东欧国家,与美国争霸,漫画完全没有反映历史事实D.苏联积极恢复经济,拒绝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歪曲了历史事实6.(2012·宣城模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7.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8.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最终,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双方达成协议。这一事件说明()A.当时的国际形势以紧张与动荡为主B.苏联在全球进行扩张活动C.对话是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途径D.美国和苏联尖锐对立9.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9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论科技造福人类”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10.在奥威尔的小说《1984年》描写的世界中,大国之间总是处于紧张、临战的状态,没有实际战争(核战争)的爆发,有的只是在边境地带偶尔的冲突。对国家的掌权者来说,必要的不是战争,而是通过制造战争的危机感让国民作出牺牲,限制他们的自由。小说的这一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后()A.极权主义政治的盛行B.美苏冷战对峙的状况C.局部战争不断的事实D.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11.(2012·无锡模拟)人们称美苏“冷战”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