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人民版考向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7·江苏扬州模拟)下图是某会刊第一期的首页。该会议()A.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确立B.制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顺利完成筹建一个新国家的历史任务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解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确立,故A项错误;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而材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是1949年,故B项错误;1949年,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故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江苏南京、盐城质检)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知,这一举措体现了民主协商,故C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故D项错误。答案C3.(2016·江西六校联考)《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A.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均为国家权力机关C.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D.新中国成立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解析材料信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故选C项。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A、D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答案C4.(2016·江苏宿迁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该文献反映了新中国推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的体现,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村民自治制度是1998年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实行的,是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5.(2017·江苏如皋模拟)有观点认为: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设定的设市标准。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这一观点()A.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B.成为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C.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答案C6.(2017·江苏盐城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国司法领域一个时常被提起的话题,各种冤假错案相继得到平反,一位位含冤受屈者走出了监牢。这一切离不开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指引。”以下能体现依法治国的成就有()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方针②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略④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