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民主政治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初步基础。(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与各民族平等的愿望。3.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为刘少奇案平反;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明确地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4.“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3)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4)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5)台湾成立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协会。双方达成了“九二共识”。(6)1995年初,江泽民就现阶段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4)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5)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再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正常化。(3)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20世纪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