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抓手,全面贯彻省委“基层建设年”活动总要求,紧扣4方面69项任务,细化目标、压实责任、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推动“基层建设年”取得初步成效。一、抓好疫情防控,“四化四保证”有力有效。一是指挥扁平化,保证任务高效落实。建立10个前线“指挥所”,形成县级领导包社区、部门包小区、机关干部包楼宇的“三包保”工作机制,实现指挥体系上的“三级合一”。明确细化各类人员职责,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组织11000余人下沉疫情防控一线,保障人员力量。二是管控精准化,保证要求不打折扣。全县推广“三表两台账”模式,建立“一日三巡”巡查机制和社区、包保单位、卫健部门三方信息实时比对机制,加强管控效能。开展“有事您说话”活动,全覆盖发放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卡42651张,针对2467名“特需”人员实行“一对一”包保,实现精准服务。三是党建一线化,保证组织领导到位。组建党员突击队105支,设立党员先锋岗916个,划分党员责任区1025个。紧急划拨专项党费200万元,先后慰问一线工作人员330余次,发放“防疫暖心包”12000余人次,解决一线人员困难183个。注重在抗疫一线识别考察领导班子及干部、提拔重用干部,吸收预备党员,充分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干劲。四是部署一体化,保证整体工作成效。全市率先完成“无疫小区(村屯)”创建,着力构建“1887”基层治理防控体系,及时总结梳理疫情防控经验做法,确保平战顺畅转换,实现防控能力与治理水平同步提升。二、抓好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不断夯实。一是党建引领城市多元治理。针对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推进“书记项目、固本强基、品牌创建、互联共建、治理提升”5大工程。全县86名党组织书记认领项目162个,全覆盖成立城乡党建联盟12个,吸纳周边村、临近村及机关企(事)业单位126家。实施“两大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60个。率先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全力打造“红心物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二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标准化提升”项目,充分结合各村特点特色,坚持一村一理念设计,一村一策的实施。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187个村软硬件进行整体提升,重点打造61个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实施“党建+任务清单”村两委定岗定责定效项目,制定15个岗位责任清单,1105名村“两委”成员认领目标承诺1114个。实施“党旗插在合作社”项目,成功创建“党支部+”的村级合作组织57家,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5076亩,吸纳入社群众4789人,带动非入社群众2768人,预计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218万元。率先探索落实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差异化增长机制,今年增发转移支付资金163万元,全面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三是加强“两新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落实7大方面31项49条具体举措。建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红色孵化中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训基地和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吸纳入孵电商企业11家。组建外卖配送、电子商务、“小个专”等党支部4个,建成“暖心驿站”10家。举办“益企伊品·扶企助企”产品展销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带动促进产品交易量达1.2万余单,销售额达52万余元,8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成功帮助贷款3千余万元,有效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三、抓好基层治理,“四大体系”开创新局。一是完善基层治理平战转换指挥体系。建强295个一线“指挥部”,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下派社区10名第一书记,全省首创小区“双指挥长”工作机制,确保基层防疫和应急指挥体系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制定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社区、部门、单位职责,构建体系完整、职责明晰、转换迅速、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平战结合指挥体系二是确立城市治理常态化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细化平时、战时工作职责,统筹全县91家单位下沉8876名干部包保城区295个小区,服务城区91249名居民,实现平时战时无缝对接、一键转换。全省首创“三长”AB岗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不断档、力量不减弱。全省首创6方面15项激励政策,加强“三长”待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