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二章综合练习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一、二章综合练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正确答案)1.在标准状况下,100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25g,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中的()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2.下列各项中,在容量瓶上必须标明的是()①容量②刻度线③温度④压强⑤物质的量浓度⑥用于配酸溶液或碱溶液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⑤C.只有②④⑥D.只有③⑤⑥3.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可行的是()A.工业上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B.让塑料制品走出我们的生活,如用布袋完全取代塑料以解决“白色污染”C.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和薯类等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作内燃机的燃料D.为防止CO中毒,在煤炉旁放一盆水4.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5.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有机物、化合物B.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单质D.单质、金属6.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NaOH、Ca(OH)2、HCl、H2SO4、Na2CO3,请你整理归纳,这五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反应的共有()A.4组B.5组C.6组D.7组7.某种胶体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在这种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8.已知Cl-、Fe2+、H2O2、I-、SO2均具有还原性,且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依次增强,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A.2Fe2++Cl2=2Fe3++2Cl-B.2Fe3++SO2+2H2O=2Fe2++SO42-+4H+C.H2O2+H2SO4=SO2+O2+H2OD.I2+SO2+2H2O=H2SO4+2HI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跟稀硫酸:2Fe+6H+=2Fe3++3H2↑B.碳酸氢钙与稀硝酸:HCO3-+H+=H2O+CO2↑C.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Al+Cu2+=Al3++CuD.氧化钙与盐酸:O2-+2H+=H2O10.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Mg2+、H+、OH-、NO3-C.Mg2+、HSO3-、Na+、Cl-D.NH4+、NO3-、K+、SO42-1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体积分别为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B.b>a>d>cC.c>d>b>aD.d>c>a>b12.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和物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的质量为()A.23(W-B)/123gB.23(W-B)/77gC.23(W-B)/100gD.(W–77B/23)g13.下列因素与气体的体积关系不大的是()A.温度B.压强C.分子间平均距离D.分子大小1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无色的是()A.Cl2B.NaClOC.Na2O2D.NaOH15.下列物质中的铁元素通常只具有氧化性的是()A.FeCl3B.FeOC.Fe(OH)2D.Fe16.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③H2O2+Cl2=2HCl+O2↑。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H2O2所起的作用依次是()A.①氧化剂②还原剂③氧化剂B.①还原剂②氧化剂③氧化剂C.①氧化剂②氧化剂③氧化剂D.①氧化剂②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③还原剂17.在KClO3+6HCl=KCl+3Cl2↑+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A1:5B5:1C1:6D6:1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9.在Fe2O3与Fe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后,逸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测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L,其中c(Fe2+)=0.2mol.L-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则混合物中Fe2O3与Fe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