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二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强弱不同3、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5、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6、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7、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2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1mB、2.5mC、4.6mD、5m9、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A水中的倒影B手影C钢笔错位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2、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1.7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3、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4、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象,有时,教室里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5、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色,看到的字是色.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7、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折射角是。四、综合题(共40分,解题要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