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猿人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丁村人3.下面对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有()①使用磨制石器②会使用火③能够直立行走④过着群居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远古居民能过上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A.建造房屋B.原始农业的出现C.会挖水井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5.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汉族的前身是()A.炎黄族B.半坡氏族C.华夏族D.元谋人6.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长平D.城濮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孙中山这段话歌颂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8.民主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我国部落联盟首领更替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世袭制B.禅让制C.私有制D.等级制9.四川绵阳北川在地震前有一个纪念性的景点,该景点的说明性文字中引用了《史记•夏本记》所记载:“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话.该景点所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舜D.禹10.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A.夏B.商C.周D.秦11.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A.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C.成汤灭夏,建立商朝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12.下列国王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①夏桀②商汤③商纣④周武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D.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1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隶书16.据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仅剩十几个。这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数量减少C.国家变弱D.逐渐趋于统一17.从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你认为当时最反对变法的应当是()A.拥有特权的旧贵族B.拥有私田的新兴地主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D.掌握实权的秦孝公18.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D.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19.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B.铁器、牛耕使用C.封建制度确立D.诸子百家争鸣20.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共同点是()A.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C.以血缘关系为基础D.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21.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A.庄子——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墨子——儒家——“兼爱”、“非攻”C.孟子——儒家——“仁政”治国D.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关这次起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C.起义在大泽乡爆发D.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23.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咸阳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辽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4.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