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再见了,亲人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二、教学目标: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学习课文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1、2、3自然段。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4、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局限,对于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困难。三、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模式:导、学、议、练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1、揭题导入,激发探究兴趣有血缘关系的人,爸爸妈妈等这样的人叫做“亲人”,可是有一些人,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我们也把他们称为亲人,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课文。(播放课件)让我们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五十年前,一同感受那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2、简介背景。(播放课件:音乐)师读: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就有:邱少云、黄继光、罗圣教、毛岸英,就这样他们在朝鲜奋斗了八年,在漫长的抗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当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时,有多少朝鲜亲人在车站为我们送行,那场面十分感人,他们互相说着“再见了,亲人”。想重温那感人的一幕吗?(播放课件再见了,亲人)二、学1、出示自学提示:(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为志愿军做了那些事?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三、议(1)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一边是中国人民,一边是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并没有血缘关系,作者巍魏却深情地称他们是亲人,这是为什么?我们得好好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由读课文(3)指名读课文,分节读课文强调“妮”(nī)、“耗”(hào)等生字读音。随机理解:战役硝烟侦察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写一写:大嫂噩耗(四)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板书: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小孙子小金花救侦察老王失去妈妈大嫂挖野菜炸断腿四、练(1)练习书写本课生字(2)熟练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当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分别时,有多少朝鲜亲人在车站为我们送行,那场面十分感人,他们互相说着“再见了,亲人”。让我们重温那感人的一幕二、学1、出示自学提纲:现在你就是志愿军战士,你想和谁道别?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2、自由读,划出相关语句,写上自己的体会。教师巡视。三、议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语句1、那么谁想和大娘挥泪道别?(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谁来有感情的读读这一自然段。(2).大娘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付出什么代价?(指名回答,并板书: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送打糕昏倒在地上救伤员失去小孙孙)(3)试按“请求——一回忆——反问”将课文分成三层。同学们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三层,可以吗?(出示课件:开头中间结尾)(4)开头:读请求大娘的话。(指名用请求的口气读开头。一人当志愿军战士,一人当大娘,情景朗读。)(5)中间:(出示课件,理解重点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