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小壁虎借尾巴教材分析: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它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了它自己长出的新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识字、读书。教学目标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5、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认读词语“壁虎、墙壁”(1)看图片初认壁虎。(2)读准词语“壁虎”(3)认识壁虎的生活地点,理解“墙、壁”(4)读儿歌,认识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5)揭题,读题。二、随文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圈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2、全班交流3、提炼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1)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墙(2)利用“形声字特点”猜读生字:蚊、咬、赶、房、转;(3)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咬、拨、赶、房、转。4、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1)理解“断”,动作演示“一挣”(2)过渡(3)看图读文说话,出示234插图,朗读345自然段,说说小壁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4)指名说好三句话。(板书:小河边、小鱼;大树上、老牛;房檐下、燕子)2、学习第六七自然段,出示56插图,朗读67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结果。四、学习3~5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1、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合作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理解“您”,进行礼貌教育,动作演示“拨”(2)指导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重音“借给我”“拨水”(3)交流:小鱼尾巴的作用。(4)师小结:小壁虎来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2、用同样的方法分小组来学习四、五自然段五、借助词语,串讲故事,初步学会背诵。六、教师播放带有音乐,但没有解说的画面,让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七、巩固字词,指导书写1、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归类指导书写。左右结构:“捉、姐”,注意左右部分胡长短和笔画的穿插。上下结构:“条、您、草”,注意上下部分的收与放。半包围结构:“爬、房”,继续巩固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重点指导“户字头”和”爪字旁“。2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练写,学生互评。3、组词、说话练习八、拓展:做个小小调查员,了解动物的尾巴,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九、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写出他们的对话。4、续编故事: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十、板书设计17小壁虎借尾巴挣断借长(自我保护)(再生)小鱼老黄牛燕子拨水赶蚊子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