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五教学设计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五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究算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培育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究。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指名回答并板书:14-9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活动,讨论)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预设:A、一个一个的减;B、做减想加,9+(5)=14,14-9=5C、14-4=10,10-5=5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D、10-9=1,4+1=5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E、14-10=4,4+1=5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4、质疑:认真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5、练一练:用你喜爱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课间休息)三、巩固提高。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13-6=14-8=15-7=18-9=11-8=12-7=2、小鸟找家。(课件五)(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看图列式。(课件六)详见教材P16。4、发散练习。(课件七)()-()=7四、全课小结。我们今日学习了什么?同学们知道吗,今日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五教学设计2一、说教材。这节复习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沟通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同意积极探究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6人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