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8光的波动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A.光是电磁波B.光具有波动性C.光可以携带信息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衍射是波的特性之一,光通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条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选B.光通过不同障碍物产生不同的衍射条纹,说明衍射条纹反映了障碍物的形状,光可以携带信息,故选C.答案:BC2.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B.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D.除了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解析:机械波中的横波能发生偏振.自然光不一定非要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本题应选AC.答案:AC3.“几度夕阳红”中的夕阳红是指()A.光的衍射现象B.光的干涉现象C.光的折射现象D.光的全反射现象解析:红光的波长比其余的可见光的波长长,易衍射,A正确.答案:A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解析:由光的偏振现象的知识可知A、B、C均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只有D选项是利用手指间的狭缝去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故选D.答案:D5.如图1所示,甲、乙为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的明暗相间的两种条纹图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用心爱心专心1A.甲为单缝衍射的图样B.乙为双缝干涉的图样C.甲为双缝干涉的图样D.乙为单缝衍射的图样解析:双缝干涉图样的条纹间隔是均匀的,单缝衍射的条纹特点是中间宽,两侧逐渐变窄.由此可见选项A、B正确.答案:AB图26.如图2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a为标准样板,b为待测厚玻璃板,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B.a的上、下表面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D.b的上、下表面解析:本题易错选项是D.本题是薄膜干涉的应用.错误的选项D是理解为检查的样品是b,故干涉是发生在b的上下表面.答案:C7.下列哪些现象是光衍射产生的()A.著名的泊松亮斑B.阳光下茂密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C.光照射到细金属丝上在其后面屏上得到的阴影中间出现亮线D.阳光经凸透镜后形成的亮斑解析:泊松亮斑和金属丝后的亮线都是衍射产生的,树荫中的亮斑属于小孔成像,阳光经凸透镜的亮斑是平行的太阳光经凸透镜会聚后形成的.答案:AC8.如图3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图3A.光是电磁波B.光是一种横波C.光是一种纵波D.光是概率波解析:此题考查证明光的特性——偏振的重要实验,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光是自然光,当通过偏振片P后变为偏振光,旋转P或Q时,通过P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Q的偏振方向不平行时,光屏上透射光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该实验说明光是一种横波.答案:B二、计算题(3×12′=36′)9.如图4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S2发出的用心爱心专心2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是λ,屏上的P点到两狭缝S1、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0号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依次是1号亮纹、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L1,S2P1的长度为L2,则L2-L1等于多少?图4解析:根据双缝干涉原理,产生亮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Δs=nλ(n=0、1、2…),当n=0时产生0号亮纹,当n=10时产生10号亮纹,所以L2-L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