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下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七年下主备人:东山中学彭鹏二次备课人: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买《山海经》部分。2.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内容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温故导入(15分)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三、学习过程(24分)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填好表格,在思考中导入新课二、媒体出示板块一:精读长妈妈买《山海经》的部分(19-29自然段)(学法指导:书中勾画、批注)1、我渴慕《山海经》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之前的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这是不是过于罗嗦了?把它删去可以吗、为什么?2、阿长询问《山海经》生回忆、口述、明确:1、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淳朴、善良。2、先抑后扬。学生齐读学生先自主勾画批注;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合作全班展示,教师点拨。明确:不可。这些内容烘托“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也突出了长妈妈“伟大的神力”。“我”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四、课堂小结(3分)五、布置作业(2分)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起什么作用?3、阿长买回《山海经》(1)当阿长为“我”买回《山海经》时,为什么说“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赏析其表达效果?(2)“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会这么“心爱”?板块二、体会作者情感:1、童年时:写作时:你觉得还会有什么情感吗?(大胆体会、说出自己的理由)2、小结:回忆时的“我”领悟到:长妈妈对我所做的一切,如让我吃福橘、教我很多规矩、给我买别人买不来的《山海经》,都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与爱。她是一个没有文化、连名字都没有、地位低下的妇人,她那些“切切察察”“粗俗”“迷信”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同情,而童年的我还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有抱任何希望。烘托后文长妈妈买来《山海经》的“神力”,令我十分惊喜!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意外得到《山海经》时极度惊喜的心情,因为“我”根本没想到阿长会做到这件事,表现出对阿长的感激之情。这是渴慕已久的,得来不易;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买来的,曾使“我”“全体都震悚”。代表了长妈妈对我的爱与关心。童年时:不大佩服----不耐烦----特别的敬意----发生新的敬意。写作时:(朗读最后两段体会)感激、怀念。……教师总结,学生理解一时的不理解,真是惭愧歉疚!四、拓展延学读了作者对长妈妈充满温情的回忆,你有没有理解自己的妈妈或别的亲人对你用心良苦的爱……动起你多情的笔,通过一件小事抒发一下,100-200字。酝酿表达: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精读买《山海经》体会作者情感:感激怀念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