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背景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重点)3.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提高想象力(难点)4.体会紫藤萝花的的独特意蕴二、新课导入林清玄说:我觉得生命是一种奇迹。是啊,生命虽然短暂,但依然带不走它的伟大与庄严。这世界从不对我们隐瞒,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的纯粹,就会觉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同学们都接触过不少花草树木,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答)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的弟弟身患绝症的时候,面对紫藤萝花产生了联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盛开的紫藤萝,她所见所感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三预习检测1.拼音检测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酒酿()嚷嚷()沉淀()依傍()笼罩()挑逗()船舱()稻穗()绽开()紧凑()2.词语解释⑴迸溅:⑸挑逗:⑵繁密:⑹忍俊不禁⑶稀落:⑺仙露琼浆:⑷伶仃:⑻盘虬卧龙3.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三生石》《知音》《红豆》,短篇小说《弦上的梦》,散文集《丁香结》。4.背景介绍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四、整体感知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紫藤萝,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什么?点明写作对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以此点题。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2、自由朗读课文,用心感受画面美,并思考文章围绕什么事物来抒发感情?由那几部分组成?(1)紫藤萝(2)看花(1-6)忆花(7-9)悟花(10-11)五、精读课文1、问题1:眼前的紫藤萝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它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的描写来体现它这个特点?特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⑴颜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⑵外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⑶情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问题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每一穗再每一朵)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再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作顺序:先写花瀑,次写花穗,最后写花朵,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问题3: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花运用通感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通感——审美活动中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作用增加情趣,增强文采。“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好处:将视觉与嗅觉沟通起来,使人感觉闻到芳香仿佛也有了颜色。问题四: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生命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六、板书设计文赏花(1-7)花章忆花(8-9)人思路悟花(10-11)生命七、作业布置请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发挥联想,看会产生哪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