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学器物学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一个农村少女无望地伫立在田间,她祖祖辈辈坚守在这块土地,过着贫穷又落后的生活。随着近代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她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她就是当时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为了改变她贫弱的困境,许多人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地主阶级给她带来了新巧的饰品,但难以从根本改变她的困窘;•资产阶级分别拿来了西方贵妇的裙裳和时髦大方的洋装,可惜不合尺寸且不伦不类,无法穿着。•这时又来了一些年青人,他们探讨着,想要她走出去见识广阔的天地,学习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她的行为及思想……(1)地主阶级带来的“新巧的饰品”指的是什么?资产阶级带来的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又分别指什么?(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一、运动背景民国初建,百姓都欢呼雀跃。许多门口上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改“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税贫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表示除第五项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要求。中国人民闻之无比愤怒,反日本侵略的浪潮风起云涌。一、运动背景选举总统那天,袁世凯雇用了三四千个流氓,手持大棒把会场围了个水泄不通。议员准两次投票,都没有达到法定人数,总统迟迟选不出来,选举从早晨到夜间十点,很多议员饿得肚子辘辘叫。在第三次投票时,袁世凯才勉强当选。1914年,身穿明朝服装的袁世凯,打着“为民请福”的旗号,到天坛公开祭天。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袁世凯的所谓文庙祀孔、天坛祭天不过是恢复帝制的前奏。既然反动的政治总有腐朽的文化为之张目,那么捍卫共和、反对倒退,就势必要痛击这股尊孔复古逆流。一、运动背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他毫不犹豫地举起尊孔大旗,试图以此消除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国大地上迅速传播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实现自己独裁专制的政治目的大造舆论。以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为例,它是由南洋富商于1892年投资创办,李鸿章签发执照。90年代,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020406080纱厂纱锭资本(百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1911年1919年为什么说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为什么说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与而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质就是复辟帝制。一、运动背景1、政治2、经济3、思想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发展(根本)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代表:陈独秀、鲁迅、胡适等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4、主要阵地:《新青年》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二、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逸事:刊物之多……在宿舍的影壁上、墙上随时出现的海报布告等,有人发出什么号召,就有人响应;说开会,就有人去。开会的地点,大些的会,在饭厅开的时候多,要说话的站在板凳上就说起来。甚至在厕所里开辟“厕刊”,互相辨难。……1915年《新青年》刚出版时,销量有限,仅有1000份,第二年便成为抢手货,销量高达1.5万份。走进北大鲁鲁迅迅胡胡适适李李大大钊钊陈陈独独秀秀蔡蔡元元培培辜鸿铭辜鸿铭代表: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活动基地: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