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亮剑高考总复习课时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第十单元生态系统目录CONTENTS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3磨剑:课前自学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磨剑:课前自学易错警示目标导航考点清单目录考点清单目录易错警示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通过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观和能量观。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模式图,培养运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及观察、分析能力。4.社会责任:关注温室效应,做出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信息传递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1.以碳循环为例,能正确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学会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正确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正确理解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5.正确掌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正确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利用碳循环模式图正确理解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2.关于信息传递,关键是要理解信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信息的种类和意义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1物质循环1.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概念的理解(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2)循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3)范围: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物质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利用。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3.碳循环的图解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3实验与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主要为分解者;(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温度、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关。2.提出假说:根据教材案例1可以提出“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的假说;根据教材案例2可以提出“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的假说。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考点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考点清单考点清单目标导航目录易错警示3.信息传递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目标导航目录考点清单1.明辨物质循环的三个易误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目标导航目录考点清单2.明辨信息传递的三个易误点(1)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物质是“循环”往复的。(2)物理信息来源于生物或非生物,化学信息也可来源于生物或非生物,而行为信息来源于生物。(3)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13悟剑:课堂精讲真题体验体系构建考点巧讲磨剑:课前自学悟剑:课堂精讲悟剑:课堂精讲目录真题体验目录体系构建考点巧讲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