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步整合我区检测检验资源的政策建议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的改革,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法制中国建设、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根据国家认监委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总量约为两万余家,我区也有数十家检测机构。98%的机构属于各级质监部门、各个行业(包括各部委和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个行业主管部门,涉及工业产品、矿产品、环境、食品、公共卫生、药品、工程质量等多个领域,承担的主要是政府监督检验任务,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检测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进一步推进检测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检验资源的整合将有利于实现“政技分离”有利推进法制中国建设、权力运行制约形成更好的监督体制;有利于减少资源重复配置、浪费国家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建立第三方检测检验体系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更是有利于增强政府和检验检测单位的公信力。一、我区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我区现有数十家事业单位性质的检测机构,涉及工业产品、环境、食品、公共卫生、药品、工程质量等多个领域,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我区现行的检测体制也存在诸多弊端,进一步推进检测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实现执法与检测相对分离,确保检测的公正性和行政执法的严肃性。现有政府检测机构均隶属政府部门,且大多同时承担着技术检测与辅助执法的工作,执法与检测不分。推进执法与检测分离,从制度上保障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符合国际惯例,代表了改革的方向,同时还有利于规范和加强政府行政执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二是切实解决多头检测、重复检测和检测结果不互认的问题。各政府检测机构的检测项目高度重叠。各政府部门根据各自的执法工作需要对其监管对象进行抽样检测,且通常只认可本部门下属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从而可能造成对企业的多头检测、重复检测,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增加了政府成本。三是切实解决政府重复投入,检测资源浪费的问题。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分别设置检测机构,政府检测机构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较为严重,关键仪器设备雷同,人员结构相似,人才和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各检测机构均有继续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重复投入的势头。四是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由于政府检测机构设置较为分散,政府有限的资金被分散投入到多家检测机构,致使一方面常规检测出现了资源闲置,另一方面重点领域和新技术领域的检测能力不足。各检测机构在拓展新检测项目、研究新检测标准和进行检测技术储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由于政府检测机构按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在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等方面机制不灵活,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普遍存在高层次技术人员难以引进等问题。因此,推进检测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将我区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其公共服务能力。二、我区检验检测体系改革思路要实现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基本目标,必须克服现行体制的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推进现有机构的有机整合。以构建分层次的国家检验检测实验室系统为核心,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为补充的协调统一的检验检测体系是建立有效监管体制的重要条件;将技术支持机构从监管行政部门分离,检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