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厦门越兴贸易企业。地址:厦门市湖滨东路118号。法定代表人:马伟国,总经理。被告:华中航运(集团)企业海运分企业。地址:武汉市民权路4号。法定代表人:耿安运,经理。第三人:沙市印刷包装物资供销企业。地址:沙市市解放路28号。法定代表人:许承敖,经理。1992年2月11日,华中航运(集团)企业海运分企业(下称华中企业)所属“黄鹤8号”轮在汕头港装载厦门越兴贸易企业(下称越兴企业)购置的白板纸350件。其中“红象”牌白板纸219件,每件净重0.611吨,每吨单价4350元;“永丰余”牌白板纸131件,每件净重0.4935吨,每吨单价4410元。同船还装有沙市印刷包装物资供销企业(下称沙市企业)购置的“永丰余”牌白板纸150件,每件净重04935吨,每吨单价4300元。“黄鹤8号”轮于当月25日抵武汉港,并向收货人发出到货告知。26日,沙市企业委托沙市第二货运企业到码头提货,华中企业将承运数如数发给其运走,但其中146件错发为“红象牌”。沙市企业收货后即全发往各购货单位。后沙市企业发现货品错交,即派员与华中企业协商处理。华中企业提出先由沙市企业将错发的货品返回,所需运费后来协商,沙市企业规定华中企业先付运费再将货品返回。双方未能到达一致意见。由于错发的货品未能返回,越兴企业提货不成,经与华中企业协商同意,即将沙市企业146件“永丰余”牌白板纸提走,力争按每吨价格在4650元以上先行处理,余下问题三方面再协商。至此,越兴企业共提走“红象”牌白板纸73件“永丰余”牌白板纸277件(其中沙市企业的146件)。嗣后,三方当事人多次协商未成。于是,越兴企业、沙市企业各自处理货品,各获得一定利润。越兴企业于1992年5月18日向武汉海事法院起诉称,华中企业将其146件“红象”牌白松纸错发给了沙市企业,而将沙市企业的146件“永丰余”牌白板纸给了我们。由于华中企业的错误导致我企业货差损失、价差损失、货款银行利息损失及差旅费合计124216.73元应由华中企业赔偿。华中企业辩称:我企业已按运单上的规定件数交货,两家收货人都在运单上签收。沙市企业得知所提货品不属自己后,不仅不把货品退给越兴企业,反将其占为已经有,并以高出货品到岸价卖出,属不妥得利,沙市企业应将多收货品退给越兴企业沙市企业在被追加为第三人后辩称:货品错发是华中企业工作不认真导致的,应由其承担所有责任,与我企业无关。【审判】审理过程中,越兴企业和华中企业在案外进行了和解,由华中企业将自己的17件白板纸(每吨净重0.4935吨,单价4750元,合计39853.36元)交给原告作抵押。因双方未能到达和解协议,越兴企业变卖了该17件白板纸。武汉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越兴企业与华中企业签订的水路货品运送协议有效。华中企业将越兴企业的货品错交给沙市企业后,未积极采用措施追回,继而又将沙市企业应收货品交越兴企业处理,违反了运送协议的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沙市企业多提走的部分货品属不妥得利,应按该批货品销售的平均价返还给越兴企业。越兴企业应退还华中企业交其作抵押的17件白板纸。越兴企业的其他诉讼祈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协议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水路货品运送规则》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武汉海事法院于1993年4月26日判决如下:一、华中企业赔偿越兴企业损失5344元,支付违约金2408.56元,两项合计7752.93元;二、沙市企业返还给越兴企业多提的货品价款77754.79元;三、越兴企业返还给华中企业17件白板纸,折款39853.36元,资金利息2869.44元(从1992年6月6日至1993年4月26日,月利率千分之七点二),两项合计42722.80元。以上三项自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付清。判决宣判后,当事人均未上诉。【评析】本案处理重要波及两个问题:一、对承运人华中企业的违约责任的认定。《水路货品运送规则》第五十三条规定:“承运人责任导致货品错运、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