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韩晓荣生活中的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能分散在水中?事例应用洗衣粉分散到水中洗涤衣服将蔗糖溶于水中饮用将速溶咖啡溶于水中饮用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制碘酒…………一、溶解与乳化新知学习实践出真知请你对照课本“活动与探究”,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6-2中我们的发现实验实验现象高锰酸钾加入水中食盐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粉笔灰(或泥土)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紫黑色晶体向水中扩散,形成紫红色澄清液体白色晶体向水中扩散,形成无色澄清液体白色晶体向水中扩散,形成无色澄清液体白色(浅黄色)固体小颗粒向水中扩散,形成浑浊液体,静置后沉淀淡黄色小液滴向水中扩散,形成浑浊液体,静置后分层物质在水中的扩散粉笔灰(或泥土)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浊液食用油小液滴分散乳浊液蔗糖高锰酸钾食盐分子或离子分散溶液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泥水;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油水。水分子Na+Cl-氯化钠晶体蔗糖晶体糖分子图6—2物质的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物质中的过程。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沉淀不均一、不稳定乳浊液分层不分离均一、稳定溶液不均一、不稳定溶液的特征(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分子、离子)问题1: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不一定。水、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问题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不一定。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在水中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建议1:溶解时不断搅拌;建议2:;建议3:。用热水溶解碾成粉末状再溶解活动与探究:在两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用滴管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2滴食用油,在其中一只试管中滴入数滴洗洁精,用橡皮塞紧试管,振荡片刻,静置,观察实验现象。活动与探究三: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植物油水、植物油、洗洁精分层油水混合分层不干净分层油水混合不分层干净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1)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2)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3)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乳化剂的应用:化学改变生活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碗碟时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净?你是如何解决的?洗洁精是怎么除去油污的?请将洗洁精加入油水混合物(乳浊液)中,用力振荡。油污洗洁精等常见乳化剂洗洁精的乳化功能——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且小液滴能随水流走。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现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6-3中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溶解前后温度的变化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降低基本不变升高吸热不明显放热1.溶解时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浓硫酸2.溶解时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铵等3.溶解时温度无明显变化:氯化钠等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小知识溶于水有显著吸热现象的物质:KNO3、NH4Cl、NH4NO3等溶于水有显著放热现象的物质:NaOH、KOH、浓H2SO4Na2CO3等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通电时能够导电;石墨由于具有独特的导电性,常用作电池的电极。那么,溶液能否导电?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样品稀盐酸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乙醇现象结论微粒发光H2O分子H2O分子、乙醇分子H2O分子Na+、OH-H2O分子Ga2+、Cl-H2O分子H+、SO42-导电导电不导电导电导电不导电H2O分子H+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发光发光发光不发光不发光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