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农民、奴隶区别农奴: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农民: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奴隶农奴农民有人身自由的人会说话的工具没人身自由的人地主在毒打农奴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地主……可以买卖农奴。……农业耕作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因为购买和修理机器需要花很多钱,而农奴干活是不需要付钱的。农奴大多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什么处境?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限;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到十九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到十九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如何?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603(1850年)资本主义法国1509160资本主义上面的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上面的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严重阻碍了俄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落后的农奴制资本主义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俄国PK英国、法国)克里木战争(1854)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英国铁甲舰俄国失败。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你能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吗?俄国——英法——固守封建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技术先进。败胜(根本原因)•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直接原因•(3)、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农奴起义不断发生,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农奴制度摇摇欲坠二、农奴制危机1、原因两种可能革命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自下而上,农民暴动自上而下,农奴制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了。”3、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贵族利益1.时间:1861年2.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二.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村社里,实行联保。“”标志农奴获得解放◆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自由支配财产◆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自由雇佣劳动力、资金积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市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性质:“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实质: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积极影响: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消极影响:这次改革不彻底,遗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A、尼古拉一世B、叶卡特林娜二世C、彼得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的统治C、增强俄国的军事力量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条件练习2.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34.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