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函数(二)【课标要求】1.了解映射、一一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3.了解映射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核心扫描】1.映射与函数的关系.(重点)2.映射的概念.(重点,难点)自学导引1.映射的概念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B中元素y与x对应,则称f是集合A到集合B的.这时,称y是x在映射f作用下的,记作,x称作y的.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映射象f(x)原象2.一一映射如果映射f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中的,在集合A中都这时我们说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存在,并把这个映射叫做从集合到A到集合B的.任意一个元素有且只有一个原象一一对应关系一一映射3.映射与函数由映射的定义可以看出,映射是概念的推广,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要注意构成函数的两个集合A,B必须是.函数非空数集试一试:集合A={a,b,c},集合B={m,n},则A→B的映射有多少个?提示“多对一”和“一对一”都能构成两个非空集合之间的映射,故有23=8(个).想一想:从A到B的映射与从B到A的映射相同吗?提示从A到B的映射中A、B是有先后次序的,它与B到A的映射一般是不同的.名师点睛映射的理解(1)“任意”:就是说映射作用下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它的象,这是映射的完备性.(2)“集合A到集合B”:映射定义中的两个集合A,B是有先后次序的,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一般是截然不同的,这是映射的方向性.(3)“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就是说映射作用下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的象是存在且唯一的,这是映射的存在性与唯一性.(4)“在B中”:就是说集合A中元素的象必在集合B中,即A中元素的象集是B的子集,这是映射的封闭性.(5)映射的三要素是集合A、B以及对应法则f,缺一不可;映射不是只有集合A或者集合B,而是集合A、B以及对应法则f的整体,是一个系统,记作f:A→B.有时,映射f:A→B,集合A中的元素a对应集合B中的元素b,也可表示为f:a→b=f(a)或者直接写成b=f(a).只要其中一个要素不同就是不同的映射.(6)映射中的两个集合A、B是非空的,可以是数集、点集或其他集合,这与函数中集合必须是非空数集不同,要注意区别.题型一映射的判断【例1】下列对应是否是从A到B的映射,能否构成函数?(1)A=R,B=R,f:x→y=1x+1;(2)A={a|a=n,n∈N+},B=b|b=1n,n∈N+,f:a→b=1a;(3)A=[0,+∞),B=R,f:x→y2=x;(4)A={x|x是平面M内的矩形},B={x|x是平面M内的圆},f:作矩形的外接圆.[思路探索]抓住映射的概念中的“任何”与“唯一”属于概念的理解.解(1)当x=-1时,y的值不存在,∴不是映射,更不是函数.(2)是映射,也是函数,因A中所有的元素的倒数都是B中的元素.(3) 当A中的元素不为零时,B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映射,更不是函数.(4)是映射,但不是函数,因为A,B不是数集.规律方法按照映射定义可知,映射应满足存在性——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对应元素;唯一性——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只有唯一的对应元素.【训练1】在图(1)(2)(3)(4)中用箭头所标明的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对应法则,试判断由A到B是不是映射?是不是函数关系?解在图(1)中,集合A中任一个数,通过“开平方”在B中有两个数与之对应,不符合映射的定义,不是映射,当然也不是函数关系.图(2)中,元素6在B中没有象,则由A到B的对应关系不是映射,也不是函数关系.图(3)中,集合A中任一个数,通过“2倍”的运算,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所以A到B的对应法则是数集到数集的映射,并且是一一映射,这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图(4)中,对A中的每一个数,通过平方运算在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数与之对应,是映射,数集A到B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题型二映射个数问题【例2】已知A={a,b,c},B={-2,0,2},映射f:A→B满足f(a)+f(b)=f(c).求满足条件的映射的个数.[思路探索]属于含有附加条件的映射问题.解(1)当A中三个元素都对应0时,则f(a)+f(b)=0+0=0=f(c)有一个映射;(2)当A中三个元素对应B中两个时,满足f(a)+f(b)=f(c)的映射有4个,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