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汇报人:汇报时间:2024年8月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资国企企业学习前言此次三中全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其中,特别是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所涉及到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是未来改革方面的重要发力点。目录CONTENTS01从三中全会看国资国企改革0203国企如何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中发挥作用国资国企改革01从三中全会看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此次《决定》中明确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地方有两处分别是:01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02在二十大报告全文中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内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决定》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内容有所区别,但都体现了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以下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决定》中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点:1.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强调了对国资国企的管理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战略协同,确保改革措施得到有效实施。2.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3.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特点,明确其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确保国有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符合国家战略需求。4.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特别提到了文化领域的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0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02二十大报告中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强调要加快这一过程,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决定》对于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明晰以及文化领域的改革;而二十大报告则更加强调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速度,以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但都强调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即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创新体制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有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02国企如何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中发挥作用重要领导在去年四川考察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去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是国资央企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核心使命。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国资央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角色。科技创新是根本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提升产业控制能力和安全支撑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