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课件VIP免费

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课件_第1页
1/49
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课件_第2页
2/49
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课件_第3页
3/49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2013年9月30日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据统计医务人员大约有:2-40%暴露于HBV·3-10%暴露于HCV·0.2-0.5%暴露于HIV调查432名实习护士在10个月实习期间共发生了2756次锐器损伤,平均每人发生6.4次。其中发生针刺伤1111次,平均每人发生2.6次;发生过锐器伤的403名,占93.13%;受伤次数在≥2次的有371名,占86%。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主要原因护生在学校就缺少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在临床实习中缺乏职业安全的教育与指导,·又由于实践经验少、以及技术上的生疏,使其锐器伤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措施受损的伤口较深体液离开身体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可以见到的血液器械曾置于患者的动、静脉血管内空心针头刺伤比实心针头的危险性大工作中哪些因素增加感染的风险接触污染血液的量多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载量较高针伤刺的危害针刺伤的原因和预防针刺伤的处理流程二、针刺伤的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心理影响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心理等。少部分怀有侥幸心理。·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20年,在37度时可存活7天,在55度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但是,加热到100度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传播途径: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患者血液、唾液、胆汁、乳汁、尿、精液内均含有病毒,但所含的乙肝病毒含量是很低的。生活密切接触传染乙肝,主要指的就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可能会不知道什么时候皮肤黏膜有破损,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而感染乙肝。“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二.·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HIV·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制品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期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常见症状:低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病、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如图所示已证明·下列情况是安全的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共同工作、劳动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HBV等传染性疾病针刺伤危害的风险相关因素包括:1.刺伤相关因素:刺伤的深度、器械的种类、被污染的血量、接触的途径等。2.病人相关因素:相关疾病阶段、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及浓度等。3.护理人员相关因素:全身健康状况、易感性、接触频率和时间、使用时的安全模式、接触后的快速自我防护等。二、针刺伤的原因1.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2.操作行为不规范。3.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4.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5.护士针刺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锐器刺伤的类型针刺伤玻璃伤刀割伤其他收集和整理废弃针拔针和分离针头加药.抽血.注射后穿刺重戴帽毁形清洗其他操作环节时发生的针刺伤收集和整理废弃针■拔针和分离针头田加药、抽血、注射后穿刺重戴帽口毁形浸泡清洗□其他7.28%8.48%24.90%15.62%22.62%21.10%图2全国部分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操作环节三、针刺伤的预防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2.规范操作行为。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分保障。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针尖和利器损伤发生的时间标准预防洗手。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丢弃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针刺伤预防和处理 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