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5-126页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2.培育学生良好的检验意识和习惯,仔细地审题,正确地进行口算、笔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仔细做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化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培育学生良好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法:质疑引导,组织练习;学法:小组合作,独立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同学们,我们要想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就必须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须掌握好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运算定律)。今日我们就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老师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请积极举手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点?看谁想得多?老师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然后指出上述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用一个知识结构图描述上述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呢?(设计意图: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用表扬鼓舞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复习状态。)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结构网络。老师巡视指导。2、汇报情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请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各小组建构的知识网络图。3、师生共同分析建构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罗更多相关知识的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沟通后梳理成知识网络,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介绍讨论构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一)、复习小数四则运算。1.出示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2.学生同桌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3.集体沟通。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律,即都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小数的加减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必须将两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才能相加减。4.同学们,要想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做到什么?老师讲明:首先要仔细细心地进行审题,然后再计算计算后要进行检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检验呢?师(出示教科书第125页第4题):请同学们看这一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这一题正确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师生沟通。6、出示练习题计算并且验算。7.83+1.6780×6.46.12—3.581435÷35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检验。集体订正。7.出示:4000÷25一13×1264一(7.2+5.9)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属于什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那么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进行沟通。师小结: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假如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学生独立计算上面两题。8、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设计意图: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还注意了复习验算方法,鼓舞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育检验的习惯。)(二)、复习运算定律。1、复习运算定律。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指名学生回答。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指名学生回答。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