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养、沉醉、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播放一组孩子幸福生活的画面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由此,一个中国孩子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1、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2、他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信任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生读,师巡视指导)四、检查学习情况。1、抽读生字,老师及时正音。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3、沟通:师: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2)热爱家庭的人。(3)热爱和平的人。(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生读。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五、齐读板书。六、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真情体验中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师:雷利的父亲热爱和平,热爱家庭,才华横溢,可亲可敬。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他怎能不发出呼吁呢?让我们再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课题,齐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齐读呼声)二、感受形象,领悟悲情。(一)雷利为什么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场战争带给雷利的到底是什么?1、快速阅读书信正文2、3、4、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悲痛)2、沟通反馈,灯片出示句子。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醉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二)雷利一家沉醉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学们,哪些语言让你读着读着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划下来,再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去体味。1、学生自读思考,老师巡视指导。2、沟通研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重点研读以下句子。)(1)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①学生谈理解,(无法实现与父亲的约定感到悲痛……)②朗读这句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③回读重点句。师引读:面对失去父亲的巨痛,雷利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他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2)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①出示关于这句话的课件图片,渲染气氛。②问:假如你是雷利,你会想到什么?③学生有感情朗读。④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雷利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⑤再次回读重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