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冲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冲之》原文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年正月十五,他和几个朋友在月下饮酒作诗,弹琴唱歌。突然,月食开始了。人们慌作一团,有的敲盆,有的敲壶,乱喊着:“快救月亮,天狗吃月亮啦!”祖冲之说:“别吵了,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发生月食了。”但是人们不信任,认为正月十五发生月食,肯定不吉利。夜深了,祖冲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知道月食发生的时间呢?他开始翻阅资料,进行分析。经过大量的讨论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这一年七月十五日,徐州刺史刘延孙过五十岁生日,准备请客寄庆贺。他问祖冲之十五晚上天气如何。祖冲之说:“那天晚上将会发生月食。”刘延孙听了很生气。祖冲之解释说:“这是自然现象,两个月前我就推算出来了。”“假如不发生月食呢?”刘延孙拍着桌子问。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假如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七月十五日晚上,皓月当空,刘家灯光辉煌,宾客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堂,非常喧闹。突然,圆月被云彩挡住了。刘延孙问:“你看,还能有月食吗?”祖冲之说:“现在已经开始了!”一个客人笑着说:“别胡说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还能吗?”一会儿,云彩飘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点点儿。众人全呆了。2.小学三年级语文《祖冲之》教案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与探究精神。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究和讨论。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重点、难点、关键: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究和讨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2、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祖冲之对月食发生的时间的讨论。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月食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认识人物。板书课题介绍祖冲之。二、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并标出段落序号。2、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认认。3、分段指名读课文。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5、认读生字词。(1)字音资、证、州、置、剩、准(2)字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敲、剩6、同桌互读课文。三、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冲之的一件什么事?3、指名反馈,评议、补充。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1)祖冲之讨论月食发生的时间。(2)祖冲之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月食是自然现象。5、指名分段,评议。(1)第一部分;1——3自然段。(2)第二部分:4——6自然段。6、男女分段竞赛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探究。1、老师导言:祖冲之是的天文学家,在这一篇课文中主要讲他讨论什么呢?(讨论月食发生的时间)他为什么想讨论月食发生的时间?又是怎么讨论的?结果呢?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3、沟通。(1)讨论的原因:人们的愚昧——发生月食慌作一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为月食不吉利。(2)讨论的过程:刻苦仔细——翻阅、分析、讨论、验证。(3)讨论的结果:清楚月食发生的原因,准确推算月食发生的时间。4、指导朗读。五、总结课堂,设置导读。1、谈谈:读了课文1——3段的内容,你对祖冲之又有哪些新的了解?2、学生发言。3、老师导读:祖冲之经过努力准确地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后,又是如何让人们信任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思考。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究兴趣。教具准备课前观察月亮的变化。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复习导入1、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2、说说:人们刚开始是怎么看待月食的?祖冲之又是如何去讨论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