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教案1.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熊朋友真挚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欢乐感受的事物。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日,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二、检查预习1、学习生字。认读字音,理解字义。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三、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欢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3、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理解“形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离”的意思?4、思考:“我”为什么流泪了。五、学习完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总结: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心是最可贵的,让我们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珍惜所有带给我们欢乐感受的事物。六、体会联想句的作用(联想句能让句子中的事物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七、布置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青()()()()()()京()()()()()()2、把自己童年的一个玩具朋友介绍给同学,告诉大家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2.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朋友》教案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常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教时安排:一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日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二、作家简介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提问学生,先由学生先说一说)2、老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三、课堂互动过程(一)1、生字词语音检查(加点字注音)先由老师出示卡片(或ppt课件),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咕哝()噗噗()发绺()颤抖()胸脯()兜起来()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4、老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1)本文采纳第几人称进行叙述?(2)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3)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4)课文采纳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5)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体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6)课文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方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7)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8)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9)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宝贵的人”...